重访、拼图与激生——“做中国哲学”的“手筋” - 哲学宗教 - 发表网

重访、拼图与激生——“做中国哲学”的“手筋”

本文刊于: 《现代哲学》 2022年第03期

关键词:
中国哲学 陈少明 哲学化 西方哲学 哲学探索 哲学反思 历史叙述 中国哲学研究

全文下载:需积分3点
摘要
     <正>自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诞生开始,中国哲学就一直在划界:哲学在中国,抑或中国的哲学?“照着讲”的译介工作与历史叙述,抑或“接着讲”的思想探索与理论建构?划界的尝试凸显了中国哲学的三重理论困境:其一,哲学反思被预设了的“普遍性”与中国的哲学的“中国性”之间的张力;其二,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世界与精神生活中抽绎出哲学性并加以申发的哲学史,与面向当下的、基于中国经验的哲学探索之间的牵扯;其三,西方哲学的汉语化与中国思想的哲学化之间的双重他者性。


本文地址:www.fabiao.net/content-8-1942337-1.html

上一篇:从对话到行动——作为方法和论域的“做中国哲学”(笔谈)
下一篇:经验与概念——面向中国思想的实情本身

收藏
评论排行
公告 
相关期刊文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