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复苏策略治疗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 - 医药卫生 - 发表网

液体复苏策略治疗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

本文刊于: 《血栓与止血学》 2021年第01期

全文下载:需积分3点
摘要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CR)与积极液体复苏策略(AFR)对创伤性休克伴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TIC)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液体复苏策略不同分为DCR组(31例)和AFR组(29例),对患者复苏治疗前0.5 h及治疗后6 h两组患者的血清乳酸(LAC)、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红细胞比容(HCT),复苏治疗36 h内的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血压波动幅度、休克指数(SI)、总补液量,复苏治疗96 h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后10天的患者存活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治疗时的MAP、SI、创伤严重度评分(ISS)等指标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患者复苏治疗前0.5 h内的患者a PTT、LAC、INR、HCT值无显著性差异(P> 0.05);复苏治疗后6 h时DCR组患者的a PTT、LAC、INR指标明显低于AFR组,且DCR组HCT值明显高于AFR组(P<0.05)。复苏治疗36 h内DCR组患者的MAP、SI值、血压波动幅度、总补液量明显低于AFR组(P<0.05)。复苏治疗96 h内DCR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率明显低于AFR组且DCR组患者复苏治疗10天后的存活率明显高于AFR组(P<0.05)。结论与AFR治疗方法相比,利用DCR治疗创伤性休克伴TIC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有效纠正休克,且患者在复苏治疗期间血压保持稳定,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存活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本文地址:www.fabiao.net/content-22-8056-1.html

上一篇:3-35岁健康男性自然行走时足底压力的特征与变化
下一篇: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近廿年研究之进展(3)心跳骤停与复苏

收藏
评论排行
公告 
相关期刊文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