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atricality”的历史维度和当代用法
作者:托马斯·波斯特威特,特蕾西·C.戴维斯,吴冠达,王慧敏, 单位: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戏剧学院;美国西北大学戏剧系;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人文学院 本文刊于: 《戏剧艺术》 2022年第02期
关键词:
剧场性 剧场主义 元剧场 剧场符号学 操演性Keywords
theatricality, theatricalism, metatheatre, theatre semiotics, performativity,
全文下载:需积分3点。
摘要
尽管“名不正言不顺”,但是我们拒绝为“剧场性”(theatricality)下定义,因为“剧场性”的辽阔疆域不为任何单一的定义、时代或实践所限。对“剧场性”进行阐释会伴随哪些问题?一方面,必须探究“剧场性”这一当代观念如何与之前的概念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既要探究“剧场”(theatre)一词的本义及其隐喻的涵义,也要分析最近两个世纪的观念和实践如何影响我们对“剧场性”的理解。我们反对在今天的批评话语中,不尊重历史和事实随意使用“剧场性”这一概念,同时也希冀以相互联系、系统的阐释代替对“剧场性”东拼西凑的解释。
本文地址:www.fabiao.net/content-16-1945191-1.html
本文地址:www.fabiao.net/content-16-1945191-1.html
上一篇:时代精神之花在帕米尔绽放
下一篇:布莱希特与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剧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