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特点及其与同胞关系的关联 - 哲学宗教 - 发表网

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特点及其与同胞关系的关联

本文刊于: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21年第01期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同胞关系 亲密型 冲突型 攻击行为

Keywords
preschool children, sibling relationship, intimacy, conflict, aggression
全文下载:需积分3点
摘要
     目的:探讨"二孩"政策下学龄前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以3~6岁儿童为被试,选取58例头胎儿童和62例独生儿童,采用3(攻击方式)×3(年龄)×2(儿童类型)混合设计研究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另外选取120例头胎儿童,采用3(攻击方式)×3(年龄)×2(同胞关系)混合设计探究同胞关系和攻击行为的关联。结果:3~4岁儿童攻击行为得分比>4~6岁儿童高,但三种攻击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4~5岁儿童的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得分高于关系攻击得分;>5~6岁儿童的言语攻击得分高于身体和关系攻击得分;亲密型头胎儿童攻击行为得分低于冲突型头胎儿童(均P<0.001)。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3~6岁儿童攻击行为的总体趋势表现为减少,攻击方式出现分化,表现出不一致的发展趋势;亲密型的同胞关系可以减少攻击行为。


本文地址:www.fabiao.net/content-8-8270-1.html

上一篇:童年贫困与晚年认知老化:加速还是延缓?
下一篇:简明抑郁-幸福感量表中文版测评成年人的效度和信度

收藏
评论排行
公告 
相关期刊文献推荐